甲:从2008年“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们国家把2009年定为“中国《论语》年”。这是一个伟大创举。在新形势下,对于《论语》热,我认为是一件好事。这是中华文化大复兴、大发展、大进步、大繁荣的前奏啊!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
甲:看,说着说着就来了。 乙:当然了。我是《论语》不离手,语录不离口,人家还说我是“《论语》通”呢!您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shuō)乎?
甲:哎哎哎!“《论语》通”啊,什么乎?什么乎? 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shuō)乎啊!
甲:错了,错了! 乙:谁错啦?谁错啦?书上明明写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shuō)乎”嘛!
甲:哎呀,不能读“不亦说(shuō)乎”,应该读“不亦说(yuè,月)乎”。言字旁这个“说”通竖心旁那个“悦”,那是个“通假字”,是喜悦、高兴的意思。 乙:您听下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月)乎?”总不会错了吧?
甲:也错啦!那是个多音字,不能读“不亦乐(yuè,月)乎”,应该读“不亦乐(l勒)乎”。这个“乐(l勒)”是“欢乐、快乐”的意思。哎,您不是说自己是“《论语》通”么?今天我倒要再讨教讨教,刚才您读的那两句话出自哪里啊? 乙:出自《论语》呀!
甲:没错。那《论语》这一书名是什么意思呢? 乙:《论语》吗?《论语》是就是轮流着说话的意思呗。您看啊,“论”就是轮流的意思,“语”就是说话的意思。哈、哈、哈……这么个小题目,还能考住我这个“《论语》通”?
甲:(表示遗憾)听他这么一说啊,这位“《论语》通”可真是个门外汉啊! 乙:老兄,不是跟您吹,整部《论语》我能倒背如流呢。
甲:看,越说越来劲了。我再仔细问问他,《论语》有多少篇,多少章,多少字,是怎样一部书? 乙:《论语》有多少篇,多少章,多少字,是怎样一部书?《论语》……?
甲:瞧瞧,卡壳了吧。告诉您吧:《论语》有20篇,512章,15918字,带题目的15960 字,带题目和序号的16010字,是一部记载孔子和他人言行的语录体历史文献,一直被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万事而不悖”的儒家经典,不是轮流着说话的意思。 乙:那,您给说说《论语》这两个字怎么讲?
甲:《中华大字典》对“论”的释义有一条为“叙也”,例句是“惟圣人论之”,意思是只有圣人叙述过这件事。可见,这里的“论”就是“叙述”、“记载”的意思。第二个字“语”是“语录”的意思,表示这本书是“语录体”。再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把《论语》解释为“记载孔子和他人言行的语录体历史文献”既简明,又贴切。这样,《论语》的“论”(lún,轮)也可以读作“论”(lùn)了。 乙:是啊,是啊!我早就知道。怎么让您先给说出来了呢?
甲:再请问《论语》是谁写的呢? 乙:那还用说嘛,是孔子写的呗。
甲:又错啦。《论语》不是孔子写的。 乙:那就是老子写的?
甲:不是老子写的。 乙:不是老子写的,那就是孙子写的?
&n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