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合唱队"的训练
作者:李 伟
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的最高级形式,它以其独特的形式,成为群众最欢迎、参与最多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作为学校音乐教育一个重要方面的合唱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唱人才,同时通过合唱艺术活动,可以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如何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训练一支较高水平的合唱队伍呢? (1)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兴趣是开启学生进人合唱音乐殿堂的钥匙。学生初接触合唱时都普遍感到合唱是一门较复杂的艺术,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本合唱训练外,还要让学生聆听和欣赏一些同学们熟悉的合唱及一些高水平合唱团的演唱录音,使他们体会和感受合唱声音的美妙、和声效果的神奇,诱发他们参与的欲望。在此基础上选择较简便的合唱曲和轮唱曲作为练习材料,内容应该是具有生活情趣和富有情景的,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人,使他们初步感受合唱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合唱的兴趣。 (2)音准节奏的训练。排合唱的人都知道,一首合唱曲无论有几个声部,如果训练不够,总会有跑声或串声的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视唱能力,通过大量视唱曲目使学生对音高、时值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然后再进行两声部的演唱训练,学生一开始不可完全放开唱,音量要小一点,要能听到另一个声部,同时倾听演唱时的整体和声效果,在这种训练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这种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浅人深,选择曲目内容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二声部到三声部到四声部。其次,把握节奏训练先从平稳简单的节奏开始,再到变化节奏,依据奥尔夫节奏训练法,从生活中寻找一些较有特点的节奏型,然后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地引导学生的节奏感,如模仿鸟啼声、钟摆声、火车开动加速、停止声等,再按照相同速度把合唱曲各声部的节奏多打几遍,使学生对全曲的节奏有个很好的把握,如果能配合一些简单打击乐如铃鼓、双响筒、钱等进行训练,效果会更好。 (3)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合唱大门,还必须使学生懂得、理解并掌握合唱方法。虽然合唱队员的发声方法与独唱有所区别,但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深而能保持住、且有特点是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为此可举一些常见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如闻花的感觉,把腹腔想像成一个充气的气球,深吸满气之后,腹肌、腰基及两肋来共同作用于“气球”,就像两只手轻轻地按压住气球,根据歌曲的强弱力度和情绪来施以适当的力,使气息有控制地呼出。其次,要求学生保持歌唱状态的正确性。如软额高抬,喉咙打开,喉结保持低位但不要下压,声音要竖起来向上走,发声位置要高,声音不要横而扁着出来。这些理论方法学生也许感到抽象,不容易掌握,训练时要强调口形一致,寻找共同音色,可示范发声,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口形,努力使全队的歌唱口形保持一致。再次,在“柔”声基础上追求“亮”声。训练时,要求学生用“柔”声(即弱声)歌唱,控制自己的音量,不要太硬,要柔和,但不能唱得无力、没有光泽,同时在“柔”“弱”中唱出头声的“亮”,要求学生力度适宜,声音圆润,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声音达到平衡统一,使合唱显示出美感和层次感。 (4)合唱艺术讲究声音的和谐统一与各声部的均衡,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像独唱一样根据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去唱,要发直声,不要颤音,做到音色与音量统一;不能只顾自己的声部,还要学会听另外声部构成的和声效果,注意各声部的旋律线。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定能达到协调、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此外,正确的咬字吐字,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而清晰地传达给听众,重要的是将其与歌唱发声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使歌声富有感染力。由于淮北地区的语音中存在着z,zh,c,ch,s,sh不分的现象,即平翘舌分不清,所以,在进行咬字吐字训练时,要求学生用高位置、普通话反复诵读(区分平翘舌音)歌词,对抒情性的作品,咬字、吐字应清晰而柔和,对雄壮的作品应强调声母,并保持韵腹和韵尾结合体的连贯,并注意歌词思想感情的表达及语言节奏的把握,以使合唱者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