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咏叹调|波尔卡|小夜曲|浪漫曲|圆舞曲|和声|和弦|声部等
作者:佚名
来源:歌谱收藏站
更新日期:2012-4-14
浏览次数:
|
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National Music School)亦称“国民乐派”。是指以民间音乐为素材,结合西欧作曲
技法,创作出具有本国家、本民族精神及艺术特色的音乐作品的流派。民族乐派在俄国,以格林 卡为先驱,随后有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等;民族乐派在东欧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及德沃夏
克;十九世纪中叶,民族乐派在北欧的代表人物有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此外,匈牙 利的巴托克、罗马尼亚的乔治·艾涅斯库等均为著名的民族乐派音乐家。
康塔塔
康塔塔(Cantata) “康塔塔”来自意大利语“歌唱”一词,即歌唱的曲子。以咏叹调、宣叙 调、二重唱和合唱组成,是一种为声乐家们、合唱队和乐器演奏家们的表演,以诗体故事为基础
的作品。最早的康塔塔以情歌为主用于独唱或数字低音的伴奏。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卡里西米等 人是康塔塔的先驱。十八世纪后期康塔塔指宗教的或世俗的合唱作品,但不一定包含独唱,以乐
队伴奏,内容往往偏重于抒情,类似小型清唱剧。
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Rondo Form)乐曲形式之一。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一圈人跳舞、唱歌,先有集体合 唱(群舞),所唱的即是基本主题(称“主部”),接着是独唱(独舞),这部分由舞者轮流担
任,音乐特色各不相同(称“第一插部”、“第二插部”)。回旋曲的主部至少需出现三次,它 的结构式为:A+B+A+C+A……回旋曲式适宜表现活跃欢腾的情景,故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
协奏曲等需以热烈气氛结束时,常用之于末乐章,如莫扎特《A大调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土耳 其进行曲》就是一个回旋曲式的乐章。
变奏曲式
变奏曲式(Variation Form)乐曲形式之一,又称“主题与变奏”,它在音乐作品中广泛被运用。 其原则为: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继以一系列的主题变形(变奏)使主题得到多方
面的发展。其结构为: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曲的主题可以取自民间音乐,可用作 曲者本人旧作的片段,也可选取他人作品。变奏次数不定,少则三、四次,多则数十次。变奏的
方式也不一定,可以改变旋律,可以变更和声,也可变换节奏、调式、调性及织体等。在我国民 族民间音乐中,变奏手法最为常见。
华彩乐段(Cadenza)音乐术语。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末尾处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后 来在协奏曲乐章的末尾处也常用此种段落,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巧和
乐器性能。这部分的演奏较自由,难度也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华彩乐段最初由独奏者即兴 创作,后来作曲者也开始写作。如莫扎特、贝多芬为自己的协奏曲写了一些华彩乐段,自门德尔
松后,很多作曲家都自写华彩乐段,成为作品中的有机部分和有独立特点的段落。 华彩乐段
旋律
旋律(Melody)不同高低与不同时值的音前后相连,即成旋律。旋律的要素一为音高,二为节奏。 较原始的音乐仅有旋律,甚至仅有节奏。现代音乐也有只求和声与配器等的新奇效果而忽略旋
律。
曲式
曲式(Form M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