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县与盘江(相声)
作者:guotia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2012-6-13
浏览次数:
|
|
甲:你知道三线吗? 乙:前线部队叫一线,预备部队叫二线,后勤部队叫三线。 甲:什么呀?不对! 乙:红黄蓝是颜色的三原色,刺绣使用的红线、黄线、蓝线三种线就是三线。 甲:也不对。 乙:那我就不知道了。 甲:“三线”是上世纪60年代初流行于全国,至70年代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 乙:就像现在的“拍拖”“房奴”“雷倒”一样。 甲:好好听着,别乱打岔。 乙:我听着哪。 甲:“三线”是地域概念。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共13个省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其中云、贵、川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实际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乙:这样划分有什么意义呢? 甲:按当时的战争观念,外国如果发动战争侵犯我国,我国地图周边各一、二线省份首当其冲,就是说要先遭到打击。 乙:那一、二线省份的工业、军工生产就要受到破坏,处境危险。 甲:对啦,你小子脑筋终于转过弯来了。 乙:那怎么办呢? 甲:毛泽东和党中央高瞻远瞩,确定了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三线建设就这样提上了日程。 乙:就是说,沿海、沿边的一、二线省份打烂了、打瘫了,我国内陆中心的三线地区仍可坚持军工生产,支援前线? 甲:对头(用盘县方言说)! 乙:这是从国防战略高度、国家安危角度考虑的? 甲:完全正确!三线建设1964年就开始部署实施了。1965年,党中央任命彭德怀为国家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乙:从解放新疆到朝鲜战场、到三线建设,都留下了彭总的足迹。 甲:那时候支援三线建设有一个动员口号—— 乙:什么口号? 甲:“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 乙:我有一个非常亲的亲戚,是搞煤炭的,原来名单没有他,申请了几回,终于批准他来三线,可把他高兴坏了。 甲:是啊,当时老区人们摩拳擦掌,热情高涨,很短时间内,从全国调集了上百万建设大军,云集大西南。 乙:我这个非常亲的亲戚说,三线建设,各省市都有支援任务,都派出了精兵强将,所以哪的人都有,真是来自五湖四海。西藏没有支援任务,但有的单位也有藏族人,真是民族大团结,全国一盘棋啊。 甲:三线建设是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大工业区,国家倾全国之力建设了化工、铁路、公路、钢铁、煤炭、电子、电力、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军工等项目1100多个,改变了我国的工业布局,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西部腾飞奠定了基础。 乙:三线建设是应该大书特书啊! 甲:我最近就写了一本关于三线的书…… 乙:什么内容? 甲:《三线游览记》 乙:三线地区的职工现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西部大开发,续写三线建设的辉煌,你袖手旁观游览,这合适么? 甲:这你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三线地区不仅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也丰富,有很多风景名胜,已经开发了不少旅游项目。再说我的书也不是写旅游的。 乙:那你写的是什么? 甲:我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文化部艺术团、中国煤矿文工团,到三线地区的很多单位慰问演出过,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那里职工群众和农民兄弟的热烈欢迎,我深受感动,我把感受写了下来。 乙:那确实应该好好写写。你的书是哪家出版社出版的?我好买一本拜读拜读。 甲:我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出版了,送你一本。 乙:咳,你倒说清楚啊!唉,你都去了三线哪些地方和单位呀? 甲:我们从北京乘火车先到了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制造厂,然后去了四川资阳机车制造厂、四川绵竹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贵州飞机公司、贵州水城钢铁厂、贵州六盘水盘江煤电集团公司。 乙:你去了这么多地方和单位慰问演出,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里? 甲:哪里都不错。印象最最深刻的是盘江。 乙:为什么印象最深刻的是盘江呢? 甲:盘县热情 [1] [2] [3] 下一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