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会
作者:马三立、张庆森演出本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2012-5-14
浏览次数:
|
|
长敬礼,校长说“见过这是康圣人”,给康有为一敬礼,康圣人一瞧我这相貌。 乙:怎么样? 甲:大吃一惊! 乙:噢,又大吃一惊啊? 甲:他没见过这模样的人。 乙:是啊! 甲:咱们中国人这模样的少。 乙:啊,是少简直! 甲:(康有为说)“啊!这就是令高足?”,“正是学生”,“啊,什么名字”,“他叫马三立”,“啊,好学生!好学生!相貌不凡,又有栋梁之材,今我中国正在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之际,有此一人我中国人民富强有望矣!” 乙:这……你呀?! 甲:(康有为说)“这篇华翰阁下大笔否?” 乙:噢,是你写的不是? 甲:我说:“区区不才,然也!” 乙:嘿! 甲:(康有为说)“按此文章你可能再写一篇?” 乙:啊? 甲:让我照那样再来一个。 乙:哟!这是干吗? 甲:干吗?他以为那张不是我写的。 乙:噢。 甲:他以为那张是别人替我写的 乙:唉,他不信。 甲:我说:“可以,可以再写一篇。” 乙:噢。 甲:好,又发一张白卷,当着康有为我是“唰唰唰”挥笔而成,两张一比,分毫不差, 乙:是啊! 甲:一点儿不错。 乙:噢。 甲:太棒啦! 乙:您这个文章怎么写的? 甲:词太妙啦,我写这篇文章是春秋题。 乙:噢,春秋题。 甲:以“春秋”为题。 乙:噢噢。 甲:前一阶段是“春”。 乙:嗯。 甲:前一阶段是“秋”。 乙:您说说您这个文章。 甲:太深了。 乙:先说这个“春”。 甲:先说这个“春”。 乙:我听听。 甲:这个词儿啊。 乙:唉唉。 甲:太深了。 乙:噢噢。 甲:“有打灯笼都出来,没打灯笼抱小孩,金鱼拐子大花篮。” 乙:嗐!噢,这是春题呀? 甲:这表示春节的意思嘛。 乙:噢噢。 甲:这秋文可深了。 乙:噢,这秋题呢? 甲:秋文可深了。 乙:怎么写的? 甲:“秋”啊,“八月秋风阵阵凉,一场白露一场霜,小严霜单打独根草,挂大扁甩籽荞麦梗上,而已矣!” 乙:嗐!这整个的《王二姐思夫》哇! 甲:两张一比呀分毫不差,一点儿不错。 乙:噢。 甲:康有为是连声喝彩,拍案称奇,赞不绝口,“好!此学生真是精神活泼,勤劳肯干,本应当给予适当的安置,想北京京都大学缺少一位门外主考,看马三立正充此任。” 乙:噢。 甲:我说“老先生,老先生,学生身小力薄,身体软弱,不能兼职过多。” 乙:唉。 甲:康有为说“不必推辞,门外主考!”我一听,可要命了! 乙:怎么? 甲:我哪累得了哇?! 乙:嗐!这主考不累,就看看卷子。 甲:不是!门外主考! 乙:怎么个门外主考哇? 甲:在学校门外连煮(主)带烤(考)! 乙:还是卖山芋呀! (完)
(相声仓库管理员打字整理)
全文共12846字节
上一页 [1] [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