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唱腔艺术是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科学发声为原理,并代表着民族气质、民族个性以及广大人民欣赏习惯、审美标准的中国式歌唱艺术。它传承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唱腔风格与技巧,是中国唱腔艺术的延流与新发展,是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歌唱艺术。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字行腔 字正腔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疆土的辽阔、地理环境的复杂、社会经济历史等多种原因,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方言。而各地的声乐作品一般都会用当地的方言演唱,这使得各种唱腔因地方语言的差异而具有个性化的音色和特有的地方民族神韵。如用粤语演唱的声乐作品,唱腔常用鼻音而显得厚重;吴语演唱的声乐作品,唱腔因促声而显得轻巧。中国民族声乐唱腔艺术区别于其他国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华民族语言的发音规则及吐字方法,这其中又以汉语为主。复杂的汉语言体系中辅音较多,且发音部位较靠前,这就决定了民族声乐的唱腔明亮甜美、纤小动人。“依字行腔”才能做到“字”正,只有“字”正了,“腔”才会“圆”。也就是说,发音吐字是“字正腔圆”的根本所在。而民族声乐唱腔把“字”分为了“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并要求字头咬紧、字腹要圆、归韵要准,从而达到“声、韵、调”三者的有机结合,做到唱腔语言字头清晰、字腹圆润、归韵准确,声调抑扬顿挫。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唱腔的特色之一在于“咬紧字头”“咬准字头”,但又“咬而不死”“咬而无痕”。因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不同,在咬字清晰、准确的基础上,讲求分寸感。其中“喷口”唱法就要求在良好的气息支持下,加强声母挡气阻碍的力量,使字头结实有力、干净利落且富有弹性,舒展而有爆发力。古人常说“声出于形”,即在气息支持下,保持正确的口型和准确的共鸣位置,这对达到唱腔“圆润”有很好的效果。姜家祥先生解释了前人的吐字五法,即“崩”“打”“粘”“寸”“断”。发音吐字讲求“大猫叼小猫”的“口力”,根据曲调起伏、情绪变化来调整口型。此外,归韵收音也要求保持口型不变,可见,口腔在整个歌唱状态中的积极作用。 歌唱是为了传情达意,使听者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要真正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则需掌握一定的润腔技巧,即对唱腔的“润色”,是一种技术性的修饰,其对唱腔语言的准确性、情感与风格的表现性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周大风先生把“润腔”技巧归纳为:收口腔、喇叭腔、橄榄腔、保腔、特强腔、夯腔、上滑腔、下滑腔、抛腔、顿腔、打腔、推腔、双打腔、双音推腔、颤腔、掉腔、迟腔、分腔、咽腔、点头腔、断续腔、掼腔、圆滑腔、气泡腔、耳语腔、韵音断腔、磨腔、泛腔28种。这些润腔技巧,给民族声乐唱腔又增添了许多线条和色彩。 总之,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唱腔艺术要求“出字正,行腔圆,收韵清,收音准”,并“依字行腔”,做到“字正腔圆”。根据唱腔讲究“字头重,字腹满,字尾轻”的原则,做到语言连贯生动、音乐旋律流畅、音色圆润统一,把“字”与“腔”完美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的艺术境界。 二、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声乐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一门有声的情感艺术。经过词、曲作家合作谱写音乐作品的音乐创作,是声乐表演艺术的“一度创作”。而只靠作曲家创作的音乐旋律美以及歌唱者天生的嗓音音色这些客观因素,是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因此,由歌唱者将音乐作品变成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歌唱艺术,并在舞台上为观众“声情并茂”地表演,才是声乐艺术的最后阶段,这就是歌唱者的“二度创作”。 演唱者在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民族声乐唱腔技巧、表演规律等进行艺术歌唱时,首先应该熟悉音乐作品,包括对曲调的分析(如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高和声、钢琴伴奏等),对歌词内容的理解与诠释(如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歌词音调的抑扬顿挫等);其次,应该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作深刻的分析和体验(如作品情绪的变化、音乐形象角色的体验、音乐形象表现的准确性等);最后,是演唱者个人对作品的艺术处理和加工(如演唱者自身对作品速度力度的变化处理、语音音色的个体差异、咬字吐字的语气处理、作品风格韵味的把握等)。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与歌唱者的嗓音条件、人生经历、生活阅历、专业技能、自身对作品的不同层次理解是密不可分的。他们通过对作品的思想内容、音乐形象、音乐情趣及旋律结构、和声织体、力度速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使自己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做到真情实感地投入,加上巧妙地运用唱腔技巧,灵活地控制音色音量,使之达到美的效果。正是因为歌唱者们个体的差异,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也会存在个人唱腔风格上的差异,如王昆、郭兰英、彭丽媛三位歌唱家演唱《我的祖国》,表现出来的唱腔风格各不相同。王昆质朴大方、活泼细腻的唱腔风格,郭兰英高亢亮丽、亲切甜美的唱腔风格,彭丽媛圆润激情、清新秀丽的唱腔风格,都体现出了唱腔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这些各具特色的唱腔风格给民族声乐唱腔艺术的画卷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让当前的唱腔艺术流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