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国初期开始的声乐界“土洋之争”余波尚未平息,进而又引发“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的讨论,“洋唱法”队伍中“海归派”和“大赛获奖者”风靡,加之由世界经济大潮带来的所谓“包装”、“炒作”之风,使得本来就不大平静的声乐教育界更添几分浮躁。 浮躁的表现之一: 首先是为追求生源的音乐类院校的重复办学。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音乐院系不下900多个,其中,以声乐学生的人数最多。目前的音乐院校声乐学习者所接受的基本上是学历教育,面对规模巨大的专业声乐学习大军,有哪家音乐院校系的责任人敢担保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哪些可行的章法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岗的声乐教师中又有多少人获得了高教资格证书?恕笔者妄言,有不少音乐院校根本没有能力担保其声乐教学和声乐学习质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条约束声乐教师“将入学时唱得很好的学生,经过四五年的教育后唱得非常糟糕或导致声带病变”的法规;甚至有人“无照”却也把握着大学的声乐专业管理者的要职!不少自己还没搞清声乐艺术的实践和理论是怎么一回事的、根本不具备在高等音乐院校系担当教育者的能力者,也充数于中国很多高校的声乐教育大军之中。试想一下,如果让这般状况蔓延下去、中国的高等声乐教育岂不是濒临转型于声乐普及教育?岂不是也会导致那些真正可以成为声乐演唱家、声乐教育家的人才毁于这般可怕的状态之中吗? 浮躁的表现之二: 一是占全国高考生比例相当数量的、盲目的声乐学习者及其大批的盲目的家长。仅以湖南省为例,声乐的考前培训几乎形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市场,各种各样的“声乐培训中心”有如超市的连锁店比比皆是,艺术联考和艺术高考时节,铺天盖地的“生源”塞满了省城的大街小巷,各种层次和价位的声乐教师忙得昼夜难分。加上湖南省出了不少红遍全国的歌手,这更给孩子和家长们以极大的诱惑,在那里,持有“那么多的歌唱明星出自湖南”、“唱歌容易出名喽!”想法的大人和孩子的人数可谓成千上万!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将何以提高?中国的高等声乐教育岂不是要倒退至过去小学水准的“唱歌课”?我们不能反对有这样的呼声:“问题的出现与音乐类院校的重复办学、扩招(有些学校根本不是什么扩招,而是哄抢生源!)不无关系”。既是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问,那些孩子和家长们的浮躁表现是否出自单方?回过头来再看我们那些已经进入音乐院校正在或已经走上社会的歌者和那些“自学成 才”的青少年歌者,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思不在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钻研音乐、钻研歌唱,而是想方设法地去寻求“被炒作”、“被包装”及“自我炒作”。而那些为了声乐艺术而苦苦修炼自己去大把大把地研究、琢磨中外声乐作品的人只能是“累死不可怜,饿死活该”了。现在经媒体炒出的不少“歌唱家”,以其十分低下的歌唱水准长期误导着中国对“唱歌”报以热望的亿万老小。 浮躁的表现之三: 中国经济的升温和“市场经济”模式使得不少音乐家和音乐商(包括媒体)开始注重“经济效益”和“经济炒作”,一种“不甘寂寞”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使得不少声乐家很难坐在冷板凳上研习那些艺术价值较高的声乐作品。这些声乐家们怨恨自己的知名度不如流行歌手那么家喻户晓;怨恨自己所追求的声乐艺术那么和者盖寡;更怨恨自己演出的出场费比流行歌手低的可怜……我以为,克服和避免这种状况的办法,除了声乐家们自身对所从事的事业需要树立更大的信心外,我们政府部门的调控政策的调整和媒体导向,在诱导中国百姓对声乐艺术的认识和对声乐家的水准给予真实、适度的宣传方面,尽可能地避免偏颇、误导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是势在必行的。近年来,国际比赛获奖声乐家和“海归”声乐家日益增多,这对提高中国国内声乐艺术水平和与国际接轨以及提高中国声乐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应该说是增加了不少光彩。国际比赛获奖本来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它可以激励获奖者本人和声乐学习者、爱好者不断进取攀登新的高峰。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声乐教育者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比赛专业户”;声乐学生不能为了获奖只专心那几首比赛曲目;获了奖的声乐者不可一劳永逸以为自己已经走到了声乐艺术的巅峰。现在声乐“海归”者多得形成了“海待”的局面,除了一批业务佼佼者外,其中本来在国外没什么活干的“声乐家”、本来在国外已经转行干了其它营生的“声乐家”、本来唱起来声嘶力竭的“声乐家”……形形色色扛着“海归”洋外衣的歌者摇身便获得了“专家”、“教授”、“大师”的头衔。“崇洋”、“迷洋”和“学历在先能力其后”的意识将中国某些音乐艺术高校在人才引进和用人机制拖进了一个令人忧心的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