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生态音乐折射出“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般悠闲自在的放浪心情,是人与自然相处的一种和睦关系;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亲情与感情的交融;是人与人平等对待、亲如家人的人性复回。从“原生态音乐”中感悟到的是坦城与真实,朴素与直露。抑或,“原生态音乐”的要点根本就不在音乐上,它所透射出的艺术价值已经走出了音乐艺术形式之本身。 [关键词] 原生态音乐 乐坛现象 投射 艺术价值 原生态音乐悄然兴起于社会,理论界还没有来得及反映,它就很快在社会上赢得市场,并以自身的魅力,稳稳的站住了脚跟。“原生态音乐”根植于民间的肥沃土壤,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缘何风靡乐坛?它的价值取向有何所指?我们对于此乐种的审美意识、大众趣味、人文精神、思想内涵都缺乏深度认知,线条还很不清晰。央视记者在十二届电视歌手大奖赛中,为了让更多的乐迷对这一古老的音乐唱法有所了解,现场对各位专家进行了采访,回答可谓五花八门,用“一片浑浊”概言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家的思想根本没有来得及准备,它已飘然而止,带着浓烈的泥土芬芳和肆姿泼辣的生命力,将业已久成的审美习俗冲刷得一塌糊涂。在尴尬和愧疚之余,我们才对眼前这一古老音乐文化作出反映,慌慌忙忙从书架上查找词条,以企解决这一棘手难题。抑或,我们一不留神还谈到门外边去了,真是这样也无妨探讨总是比回避好。 一、原生态音乐的背景与现状 “原生态音乐”这种音乐形式并不是一个新型乐种,它与人类进化的历程同样悠远。可是,何时这一名称将自然科学与音乐学叠置在一起,是近阶段的事情。 随着后工业革命的演进,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学”(bionomic)应运而生。“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就成了20世纪以来科学界呼声最高的口号。1972年,巴黎世界文化及其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有关“保护自然界环境和人文景观现有生态”的保护公约。这种“自然界环境”和“人文景观”被认为是不可复制的罕世之宝,因此它被列为世界遗产名目。但是,这一公约不适合非物质文明的文化形态,如中国的中医、泰国的瑜珈等。于是,在联合国各国官员的一致申请下,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5界联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世界人民的警醒和觉悟,加快了保护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的步伐,中国在2004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正式加入世界《公约》组织,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性文明的正式成员之一。随之,国务院公布了包括昆曲、古琴在内的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戏剧、杂技、美术、手工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项目中的50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目。其中,音乐项目就有72个,如:“侗族大歌”、“蒙古长调”、“江南吴歌”“川江号子”……一名目之全,合盖之广,实属罕见。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连绵不辍的音乐文化从8000年前发掘出的河姆渡骨笛(河南舞阳)至今,音乐文化的续进一直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势态。可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大踏步发展,城镇化建设已经对原有的生态造成了破坏,音乐的稀有乐种也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消失。另一方面,异域文化的渗透使中国音乐的原有风貌已有些走样。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音乐文化趋于同化,人类某些精神和文化形态也逐渐被异化,价值的消减和退质已显而易见。中国散落在民间的那部分原始音乐也何曾不是如此呢? 使传统音乐加速泯灭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弃绝。我们眼前的传统音乐文化与古老习俗一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传统音乐有点像农耕社会中的镰刀、锄头被青年人视之为“古董”。它的价值除了在于勾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外,还有什么可以提炼的呢?大众传媒铺天盖地的快餐娱乐方式使我们被迫丢掉了艺术之圭臬,而误拾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