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歌谱收藏站 >> 音乐资料 >> 音乐名家 >> 正文
 
周小燕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更新日期:2012-4-13   浏览次数:
校学习的声乐爱好者提供了完整的学习机会。该片后来被评为上海市高校系统一等奖,成为中国声乐教学的一套重要文献。

  有人说周小燕教授心中只有学生,这话并不夸张。记得有一次,班上有学生要出国比赛,恰逢她患病住院,她挖空心思找了个借口溜出了医院,急匆匆赶回家为准备出国比赛的同学上了一课才放心地又“溜”回医院。

  有人说周教授把金钱看得很淡很淡,此话不假。帮经济困难的学生垫学费、免费给有困难的学生上课这类事情时有发生。像支援贫困、受灾地区时她也总是倾己所能,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件事情。

  心中永远装着学生

  在音乐院校里,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在周小燕教授班上,她与学生的关系胜过母子、母女。刘捷是东北的铁路工人,考试那天上午才乘火车抵达上海。奔波了一上午没找到住宿处,下午参加初试,因为嗓子疲劳没有考好。晚上,他在上海的马路上走了一夜。他知道自己初试没考好会被淘汰,于是找到声乐系老师说明情况。当时王品素老师在系里主持工作,听后就说,再让周小燕教授听一听。周老师听后发现他的乐感非常好,而且他对艺术有执着的追求,于是给了他复试的机会,最后录取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位差点进不了音乐学院的小伙子,在周教授的指点下,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第一个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的男高音。同样,张建一是杭州玻璃厂的一个普通工人。他在浴室里洗澡时唱歌,有人发现他嗓音条件很好,说他不进音乐学院深造可惜,后经人介绍到了周教授门下。周老师听了他唱歌后,感到他是可塑之材,于是推荐他报考上海音乐学院,最后录取了他。在周老师精心培养下,1984年8月他在第三届维也纳国际歌剧歌唱家演唱比赛中获男声组第一名。有人问周教授是不是他们的嗓音条件、音乐基础特别好,所以才招收他们?周老师说,我挑学生,首先要看人品。刘捷、张建一是工人出身,在感情的天平上已经有了倾斜;其次,他们的乐感很好,这是学声乐的基础;第三,他们学习很刻苦、很勤奋。周教授还说,这些学生成才了,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每个学生参加国际比赛,声乐系的老师都会认真聆听他们赛前的演唱,共同帮助他们提高演唱水平。所以,论功劳她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

  周小燕教授对学生是关心入微的。周老师的家既是课堂,也是外地同学在上海的“家”。节假日,周教授会把他们叫到家里聚餐,减少学生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周教授更是关心。李秀英是山东来到上海学歌剧的,周小燕教授见她是个人才,而她经济上有困难,最后为她代缴学费,并且两年来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李秀英深感师恩,学习更加刻苦,在歌剧舞台上显示了扎实的功底,成了一个在国际歌剧舞台上有才气的女高音歌唱家。周老师的女儿、儿子看到这样的情况,羡慕地说,妈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我们长,对学生比对我们还亲啊。

  周老师不仅对学生的生活非常关心,对他们的思想及学习要求更加严格。1983年,周老师带学生去四川开教学音乐会。四川军区请客吃饭,学生张建一当时喝多了酒,影响了演出的质量。周老师很生气,平时与学生谈笑风生,这次一声不吭,学生们知道犯错了,一个个低下了头,再也不敢喝酒了。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现任系主任廖昌永教授是当今世界级的男中音歌唱家,这个来自四川郫县的农家子弟198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由于他来自农村,音乐基础知识差,但在周老师的悉心培养下,出色完成了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的学习。1996年9月,廖昌永参加了第四十一届法国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获得了第一名,这是廖昌永在艺术生涯中拿到的第一个金奖。周老师在总结表彰会上语重心长地说:“不要以为在国际声乐比赛中拿到第一名就认为自己在艺术上达到了顶峰,认为到顶了,否则接下来就要下坡了。艺术无止境,要永远攀登。”由于周老师的鼓励和忠告,紧接着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廖昌永又连续获得了在东京举办的第五届多明戈国际歌剧比赛的第一名及第八届挪威宋雅皇后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在东京比赛取得第一名时,多明戈问起廖昌永是不是在欧洲学的声乐。当廖昌永告诉多明戈是在中国上海音乐学院向周小燕教授学的声乐时,多明戈称赞道:“真是伟大的学校,伟大的老师。”廖昌永出名了,周老师还是对他更加严格要求。有一次廖昌永到周老师家,说他最近要到外地演出,周老师问起这次演出去唱什么歌,先唱给我听听。廖昌永随口说了声:“那是个小地方,随便唱唱就行了。”周老师听他唱后,感到廖昌永对演唱的歌曲并未作充分准备,严肃批评了他。周老师说:“一个演员无论到什么地方、怎样的场所、为什么样的人演出都要认真负责。一个艺术家所演唱的歌曲是作曲家和词作家的心血,你应对他们负责吧!再说你能不对你代表的单位和国家负责吗?你去随便唱,也是不尊重观众,也是对自己不负责。”周老师的这一席话,廖昌永他永远铭记在心,以后不论在什么样的场合演唱,他再也不随便唱了。由于周老师的严格要求,她的学生都认真负责,全力以赴地对待每一次演出。学生们通过这样认真的实践,艺术上提高得快,成才也就快。

  刚踢完上半场,还要努力踢好下半场

  周小燕教授有一句话曾引发业内满堂掌声:“我已经九十岁了,就像踢世界杯足球赛,我刚踢完上半场,我还要努力踢好下半场!”如何在九十高龄再来踢好“下半场”呢?周小燕的回答发聩振聋:“那就是踢进两个球:一是培养更多爱祖国爱人民能走上国际舞台的歌唱家以及德艺双馨的教师;二是真正原创一部国人喜爱、能唱响世界的中国歌剧。”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古人的花甲豪情;一位九十岁老人还要“踢好下半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壮志。“革命人永远是年青”,只有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的人,才能永葆青春;共产党员“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只有永远保持先进性,才能超越年龄和身体的极限,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共产党员周小燕教授就是这样的人。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栏 目 导 航
     音乐常识  乐器大全
     音乐名家  音乐名曲
     吉他教程  器乐教程
     声乐教程  软件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