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麟(1911一1948),作曲家、琵琶演奏家,字肇光,祖籍广东开平,出生于上海。自幼喜爱中国传统音乐,7岁时能演奏多种乐器,尤擅长二胡、琵琶,11岁开始自学作曲。1931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琵琶,同时选修作曲理论。1932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琵琶与理论作曲7年,其琵琶演奏成绩优秀。1937年转入理论组随黄自学习作曲。在校期间创作了《子夜吟》、《湖上春光》等民族器乐曲,搜集、整理了大量苏南吹打乐谱,组织了“沪江国乐社”,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他积极参加上海进步音乐界联合举办的“援绥音乐会”等进步活动。
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家,主要作品有:《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弦乐三重奏》、《木管三重奏》、《罗曼斯》(中提琴与竖琴);歌曲《自君之出矣》、《别离》、《金陵城》、《鼓手霍吉》、《正气歌》、《江夜》、《托姆的幽灵》等。其中《弦乐三重奏》是中国所写的西洋乐器重奏音乐在国外获奖的第一部作品。他的音乐风格有着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他的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用音考究,技术洗练;恪守调性原则,而又不受调式的约束。
谭小麟作品的主要特点是:
①具有很强的室乐性,即便是名义上不算室乐的合唱曲与艺术歌曲也是如此。
②不盲目承继前人,不遵循习套常规,刻意避免沾染浪漫派与印象派的风格,尤其是它们的和声风格。
③运用20世纪的技术,主要是被称为“新古典派”的技术。
④不受任何调式的束缚,但调性原则则严守不论。
⑤注意保持“音乐建筑”的理智基础与感理效应之间的平衡,特别不让情感或感官魅力占优势。
⑥讲究选用既经济而又不依赖外在因素(表现术语、特殊音色等)的基本材料来表现乐曲的特定内容,但只表现到由理智预定的程度为止,决不逾量过分。
⑦整体经营先于局部,但每个局部也务使具有技术上、艺术逻辑上、内容表现上和特殊风格要求上的必然性,以保证整体之健全。
⑧通体骨劲神清,充满自发的中国古典音乐之气韵。
谭小麟的作品大都具有很强的室乐性,努力摆脱欧洲传统音乐技法的束缚,而运用20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作曲技术,并使之与清新的中国民族风格相给合,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的清秀隽永的气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