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凭添许多感慨,他决心在此定居下来,把这座使他成功,又看他失败的城市作为自己的归宿。在许多年里,在自己的祖国几乎没有什么人能知道他的名字,人们对于他和乐团音乐好像是陌生人一船。然而在巴黎远离他家乡的异邦,人们不仅记住了他的名字,而且尊重他,把他看作一位有才能的艺术家,这种待遇同他的密友,也是来自美国的约瑟芬·贝克是相似的。 在 美国,人们靠肤色来判段一个人的成就,如果一个有色人取得了同白种人一样的艺术上的成就,甚至在才能上超过了白种人,那就一定被看作是不可思议,更不可原谅的过失。贝彻的最后的十年里有过许多精彩的音乐会和录音,还曾不止一次地返回美国演出,直到他被癌症夺去了生命。他的绘声绘色的回忆录《温柔地对待》,以约翰·克林顿的详细记述了他生平的专辑《爵士奇才》,都能使人们了解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Lester Young 李斯特·扬踏入就势乐坛时正是寇曼·霍金斯一统天下的时代。与霍金斯充满男子汉气概的狂烈热情的呼号宣器相比,李斯特·扬的音乐简洁而平和,与前者无半点相似之处。 李斯特少年时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家族乐队里演奏,擅长演奏小提琴、小号及鼓,13岁时第一次接触次中音萨克斯。1927年,李斯特决意脱离家族乐队,先后跟随不少乐队进行演出。1934年,他被贝西伯爵的乐队录用,但是很快就因与弗莱起·亨德森的矛盾而离开乐团。1936年,他再次进入贝西伯爵的乐团时,终于得到了其他乐手的认同,以自然、清新的演奏散发出逼人的光彩。这一期间,李斯特结实了比莉·哈乐黛,两人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谊,哈乐黛将之亲昵的成为“总统”。 1940年,李斯特离开了贝西伯爵的乐队后,与他的弟弟李·扬合作带领了一只乐队。1943年他第三次与贝西伯爵合作,不久便被召入伍。李斯特在军队里遭到了严重的种族歧视,由此而生的心理阴影更是伴随他好长一段时间。进入50年代后,李斯特的演奏技艺愈发成熟,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但爵士乐界的种族歧视现象依然令李斯特深深困扰,他开始大量酗酒,并不规律的进食。1959年,他在巴黎生了一场重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主要专辑 1944 Kansas City Style·Commodore 1946 Coleman Hawkins &Lester Young·Venve 1948 Live at the Royal Roost 1948[Musidisc]·Jazz Anthology 1950 Pres Lives·Savoy 1952 Pres and Teddy and Oscar ·Verve 1954 Mean to me ·Verve 1955 Pres and Sweets ·Verve 1956 Lester Young in Washington,D.C.,1956,Vo1.2[live]·Pablo/OJC 1957 Going for Myself ·Verve Laughin‘to Keep from Cryin‘·Verve Coleman Hawkins Coleman Hawkins是爵士乐历史上第一位重要的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同时他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演奏家之一。他的演艺生涯持续了整整四十年(1925年至1965年),在此期间他的技艺堪与任何一位同行抗衡。 Coleman Hawkins从五岁起,就开始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在七岁时他转向大提琴演奏,两年后开始演奏次中音萨克斯管。在当时,萨克斯管仍被人们视为一种新鲜玩意,萨克斯管只是在歌舞剧演出或者作为长号的代用品在行队中偶尔使用一下,这与其今日在乐队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相比,实在是难以想象的。霍金斯积极探索自己独特的声音,他选择了萨克斯管作为自己终生的追求。年仅十二岁的他开始了职业演奏生涯,那一年,玛咪·史密斯雇佣他在堪萨斯城的剧院舞池中演出。直到1923年6月,霍金斯一直和她一同演出,并在许多录音中担任背景配器角色。终于在这一年的夏天,霍金斯离开了史密斯,成为了一位自由音乐家,他独自一人来到纽约闯荡,那里是爵士乐的中心。霍金斯和威尔布·斯威特曼合作了一段时间。 在1923年8月首次灌制唱片,合作者是Fletcher Henderson。终于,在汉德森的乐队中,霍金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1924年1月,汉德森组建自己的大型管弦乐队时,霍金斯是他的明星次中音萨克斯管。汉德森的大乐队是那个时期最为著名,最为成功的乐队,他们的成功使霍金斯的名字传遍了整个爵士乐坛。1924年,霍金斯已经被公认是最好的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然而自从路易斯·阿姆期特 << 上一页 [11] [12] 下一页 |